以太网帧间距(IFG)和前导码详细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5 15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1 收藏 742KB DOCX 举报
IFG帧间隙+前导码详细解析 IFG帧间隙是以太网中的一种机制,用于在相邻两帧之间提供一段时间段,以便网络设备和组件在接收一个帧之后,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来恢复并为接收下一帧做准备。IFG的长度是96bit(12Byte),也称为以太网最小帧间隙(IEEE802.3),即等待12字节时间之后在发送下一帧,这与CSMACD特性有关,避免冲突。 前导码是以太网帧头部的一部分,用于时钟同步,包含7个字节,由10循环组成,每个字节内容都是:10101010。前导码的作用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时钟同步,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时,加上这七个字节的前导码作为报文头部,发送给接收方,当接收方收到10101010时,会按照协议规定,调整自己的字节时钟,准备接收发送方来的数据。 帧开始界定符(SFD)是以太网帧头部的一部分,长度为1字节,内容为10101011,这段代码的意思是通知接收方,当收到11后边的内容时,不是同步信号了,是真正的数据了。 IFG也可以称为IPG(interpacketGap),指的是一段时间,不是距离,单位通常是微秒(us)或者纳秒(ns)。IFG的最小值是96bittime,即在媒介中发送96位原始数据所需的时间,在不同媒介中IFG的最小值是不一样的,不管10M/100M/1000M的以太网,两帧之间最少要有96bit,IFGmin=96bit/s。 IFG在以太网的流控制机制中解决速度匹配问题,设备1以自身的工作时钟(OSC1)向设备2发送到待发数据;数据包进入设备2:经过时钟数据恢复器CDR的处理,从数据中提取时钟,并给予提取的时钟CLK2,将数据包存入接收缓存,此时,CLK2和OSC1是同步的;数据从接收缓存,经过上层协议的处理,存入发送缓存。发送缓存以设备2的工作时钟OSC2发送数据,由于以太网是异步工作的,故OSC1与OSC2作为不同设备的本地时钟,并不能做到完全同频(以太网采用异步时钟)。 IFG帧间隙和前导码是以太网中两个重要的概念,IFG帧间隙用于解决速度匹配问题,前导码用于时钟同步,都是以太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