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水热传输模型与防御低温策略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63KB PDF 举报
"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2007年)" 本文着重探讨了两系杂交稻在制种过程中遇到的夏季低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水热传输模型来提高制种纯度。两系杂交稻是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制种时,尤其是8月的低温可能会导致不育系育性恢复,从而影响制种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依据热量平衡原理,构建了一个制种稻田的水热传输多层模型。 该模型旨在通过调节水分条件来改变稻田的温度环境,以防止夏季低温对不育系的影响。经过实际测量数据的验证,这个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厘米气温(即不育系敏感期的幼穗高度)会受到净辐射通量、灌水深度、进水和出水口水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参数增加时,气温也会相应提升,增温幅度则取决于这些因子的综合效应。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并考虑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对于防御夏季低温至关重要。 实测数据表明,采取夜间灌溉河水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制种田的纯度,比对照组高出5%~15%,证实了以水调温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育性的实地考察,发现灌溉后花粉的可育度和自交结实率均有所降低,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技术在防御低温、提高制种纯度方面的积极作用。 然而,尽管以水调温技术在实践中表现出色,但目前对其科学机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究水热传输模型的细节,优化灌水策略,并结合气候预测,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温度调控,确保两系杂交稻制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水热传输模型,灌水,培矮64S,制种纯度,夏季低温 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两系杂交稻的制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低温挑战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