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技术合作桉树研究:东门林场的科技创新与成就

0 下载量 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288KB PDF 举报
"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科技研究,主要涉及桉树的引种、改良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由广西国营东门林场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成果丰硕,使中国成为世界桉树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东门林场也成为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全国著名的良种繁育基地。"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澳两国在1982年至1999年间在广西国营东门林场进行的桉树科技合作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在于通过引种、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桉树的生产力和质量。项目涵盖了174个桉树树种种源和1666个家系的引进,建立了一个包含135个树种和地理种源的桉树树木园以及543个无性系的基因库,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桉树遗传资源。 桉树的引种研究是项目初期的关键环节。从全球8个国家引进的174个树种/种源经过详细试验,筛选出了38个树种和88个种源,其中有29个树种的生长量超过了原本的造林主栽树种窿缘桉,增长率高达50%以上,显著提升了桉树的生长性能。 在改良研究方面,通过对不同桉树种源的比较和选择,科研人员能够理解各树种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为遗传改良提供基础。这不仅增加了桉树的多样性,也为培育出更适应当地环境、更高产的桉树无性系奠定了基础。 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和应用也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技术可能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策略、病虫害防治和造林密度优化等方面,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桉树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东门林场的科研工作还涉及105个课题,涵盖了2068公顷的试验示范林,这表明了桉树科研的深度和广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东门林场自身的发展,也对整个华南地区的林业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开启了我国桉树无性系林业的新篇章。 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科技研究的成功,体现了国际合作在林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桉树种植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持续提升桉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