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从纳什均衡到诺贝尔奖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368KB PPTX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PPT,主要讲解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内容涵盖了从19世纪的库诺特和伯川德寡头竞争模型到20世纪末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贡献。此外,还介绍了博弈的分类,包括二人与多人博弈、有限与无限策略博弈、零和与非零和博弈、静态与动态博弈以及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博弈。特别提到了囚徒困境作为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并阐述了参与人(局中人)的概念,包括虚拟参与人的情况。"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其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的经济学模型。库诺特的寡头竞争模型展示了两个厂商在决定产量时如何互动,而伯川德模型则探讨了厂商通过设定价格进行竞争的问题。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的工作将博弈论正式引入经济学领域,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随后,纳什的纳什均衡概念(1950年)和泽尔腾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1965年)以及海萨尼的贝叶斯纳什均衡(1967-1968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博弈论的分类有助于深入理解各种决策场景。根据参与人数,可分为二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按策略空间的限制,分为有限策略和无限策略博弈。博弈的收益结构则可以分为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另一方必受损)、常和博弈(所有参与者的总收益固定)和变和博弈(总收益可变)。依据行动顺序,博弈分为静态博弈(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策略)和动态博弈(参与者按照特定顺序行动)。信息的完整性则将博弈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所有参与者知晓所有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部分信息未知)。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是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在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者在选择策略时都拥有相同的信息,而在动态博弈中,信息可能随时间逐渐揭露。不完全信息博弈考虑了不确定性,例如参与者对其他人的策略或某些关键信息的无知。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展示了即使双方合作可能更优,但个体理性选择可能导致双方都不理想的后果。参与人是指博弈中的决策实体,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选择最优策略最大化自身利益。虚拟参与人则指那些决定外生随机事件概率分布的不可控因素,如自然或随机事件。 博弈论不仅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也在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博弈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人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解释复杂的决策过程,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