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原理及关键组件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4 1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4 收藏 764KB PDF 举报
"频谱分析仪原理,包括其在射频微波测量中的应用和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的内部结构,以及如何通过滤波器抑制镜像频率的影响。" 频谱分析仪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测量工具,用于分析信号的频域特性,尤其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开发与测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频谱仪原理基于将输入信号从射频频段转换到中频频段进行处理,以便于分析。 首先,频谱分析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是超外差技术。当输入信号进入频谱分析仪时,它会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信号混合,这个过程由混频器完成。本振信号的频率通常是可调的,它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之差决定了中频信号的频率。对于3.6GHz以下的频段,通常采用高中频接收方式;而高于3.6GHz的频段,则可能采用低中频接收方案,以降低信号处理的复杂性。 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的内部结构包括多个关键组件。输入信号首先经过衰减器,以保护后续电路不受过强信号的损害。然后,混频器将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混合,生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增强,并通过中频滤波器(通常为带通滤波器)进行选择性滤波,以确定分辨率带宽(RBW)。RBW决定了分析仪能分辨的最小频率间隔,影响了测量精度。 接着,对数放大器用于压缩信号动态范围,使得不同幅度的信号能在同一尺度上显示。之后,包络检波器将中频信号转化为基带信号,再通过视频带宽滤波器(VBW)进行低通滤波,进一步定义了显示更新速率和细节分辨率。检波过程则将扫描点的数据转换为适合显示的形式。 频谱分析仪的显示部分,传统上使用阴极射线管,现在多采用液晶显示器,提供更紧凑的设备尺寸。压控振荡器(VCO)控制本振频率,以实现频率扫描,同时需要与显示同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显示。此外,滤波器的设计对于抑制镜像频率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频率信号,低中频方案可以有效防止镜像信号干扰原始信号的测量。 频谱分析仪通过超外差转换、滤波、放大和检波等步骤,将复杂的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息,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信号的频谱构成,这对于理解和分析各种复杂的射频和微波信号至关重要。无论是通信系统的调试、故障排查还是新设计的验证,频谱分析仪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