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码系统仿真与性能探究

2星 需积分: 10 17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2 收藏 175KB PDF 举报
"Turbo码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的论文,由李中捷、孙洪、姚天任和D.LeRuyet共同撰写,探讨了Turbo码的结构、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性能分析。" Turbo码是一种高效纠错编码技术,自1993年由Berrou等人提出以来,因其接近Shannon限的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Turbo码系统主要由编码器、交织器和译码器三部分构成。编码器由两个相同码率为1/2的递归系统卷积码(RSC)通过交织器串联形成,整体码率仍为1/2。交织器的作用在于打乱输入序列,增加码字间的独立性,从而提高解码性能。 在仿真方案中,信息源产生均匀分布的数字序列,编码后通过不同的信道模型,如高斯信道和瑞利信道,模拟实际通信环境中的噪声影响。信噪比 Eb/N0 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度。在译码环节,采用了Log-MAP算法、最大值算法和SOVA算法,这些都是涡轮码的迭代译码方法,能有效提升解码性能。 仿真结果通常以误比特率(BBER)来评估,这代表了数据传输中错误发生的频率。通过对不同参数如分组长度N、编码器生成多项式、编码器移位存储器M以及信道条件的调整,可以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Turbo码的性能。 例如,增大分组长度N可以提高纠错能力,但会增加计算复杂度;选择不同的RSC编码器参数可能影响码字的纠错特性;信道类型对性能有很大影响,高斯信道通常代表无干扰的理想情况,而瑞利信道则模拟多径衰落的无线环境;而Eb/N0的变化直接影响码字在噪声环境中的可解码性。 通过这样的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研究者能够深入理解Turbo码的工作原理,优化其参数设置,以适应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这样的工作对于推动通信编码理论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