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含气饱和度的导电孔隙解释模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351KB PDF 举报
"基于导电孔隙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 (2011年)",该研究主要探讨了在中基性火山岩储层中如何更准确地评估含气饱和度的问题。传统的导电模型在处理这类特殊储层时往往存在困难,因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包括气孔、溶蚀孔和微缝,且孔喉半径比极高。此外,这些储层还包含不导电孔隙和导电背景,这给传统的电导率测量带来了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对Maxwell导电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推导。Maxwell模型通常用于描述多相流体在岩石中的电导率行为,但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区分了导电孔隙和不导电孔隙,并引入了孔隙联通因子这一概念。孔隙联通因子考虑了孔隙间的连通性和流体分布情况,有助于更精确地计算导电孔隙度。 通过电导率叠加原理,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新的含气饱和度模型,该模型专注于导电孔隙的影响。这个基于导电孔隙的原始含气饱和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与毛管压力分析饱和度对比,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这意味着该模型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层含气饱和度估计,从而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和开采的效率。 此外,模型的结果与试气资料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其在实际地质环境中的适用性。试气资料是通过井下测试直接获取的气体产量数据,是评估储层性能的重要依据。模型与试气资料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理论化地解释现象,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这项研究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评估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它不仅考虑了储层的独特物理特性,还通过改进的Maxwell模型和电导率叠加原理提高了预测精度。这对于理解和开发这类复杂储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