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底向上设计:分布式数据库分段与分配策略

需积分: 26 9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399KB PPT 举报
自底向上设计方法在分布式数据库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强调从底层细节出发逐步构建系统。首先,我们来深入理解这个设计过程。 1. 数据分布与程序分布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数据和程序的分布。DDBMS(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假设每个存储数据的站点都拥有系统的副本,以便于各站点之间协作。程序分布包括应用在不同站点上的部署,确保数据的透明访问。 2. 分布式系统设计的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是设计的框架,包括共享维度(数据共享、数据+程序共享)、访问模式维度(静态和动态模式)以及访问模式知识维,这决定了用户对系统访问的理解程度。 3. 从上向下设计 这种方法从全局角度出发,从系统需求开始,通过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视图设计、分布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步骤,逐步构建分布式数据库。它关注全局概念模式、访问模式和用户界面的设计,然后将数据分布到各个站点。 4. 自下向上设计 相反,自下向上方法从现有的多个数据库,特别是异构或自治数据库出发,无需预先设计,重点在于数据的整合,解决信息集成的问题。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如何根据现有数据结构进行分段和分配,以优化性能指标。 5. DDB设计挑战 DDB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分段(将关系划分为独立片段)和分配(确定片段在哪些站点存储),同时需要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重构性允许通过组合片段恢复全局视图。 6. 举例:职工关系 分段原则在职工关系的例子中体现,如查询针对特定地点的员工,通过分段和分配实现数据冗余减少,提高查询效率。 7. 分布选择 在选择分布策略时,全复制提供了最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成本高;部分复制在保持可用性的同时降低了复制负担;无复制则牺牲了数据一致性,适合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8. 查询处理与管理 分布式数据库需要复杂的目录管理和查询处理策略,以处理不同站点间的并发控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控制机制在全复制和部分复制中尤为重要。 9. 可靠性与实用性 数据库的可靠性随设计策略的不同而变化,全复制和部分复制提供不同程度的容错能力,而无复制则依赖于其他手段。实用性则取决于系统维护的复杂性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自底向上和自下向上的设计方法各有优缺点,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性能要求、可用资源和数据特性,灵活选择合适的设计策略,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