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想象力局限:以三木清理论解析ChatGPPT

0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37MB PDF 举报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具备真正的想象力,以日本哲学家三木清的“构想力”理论作为讨论基础。三木清在其哲学著作中定义了想象力的四个核心特征:具身性、意志性、实践性和社会凝聚性。具身性指的是想象力与个体的身体经验紧密相连,是理解情感和情绪的关键。然而,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由于其非具身性设计,即缺乏真实身体体验,难以理解基于身体感受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对其产生合理想象。 尽管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类的语言和模式,但其本质上的物质构成差异(碳基生命与非生物计算)决定了这类AI在具身性方面的局限性。即使未来出现更加“具身化”的人工智能,它们也无法达到人类想象力的完整层次,因为这涉及到深层次的情感、意识和主观体验。 文章指出,虽然三木清的“构想力”理论在翻译时可选择“构想力”而非“想象力”,但考虑到德语原意“Einbildungskraft”的构建图像能力,以及三木清的意图,两者在探讨AI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时具有相似性。作者还提到了自己的研究背景,即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旨在研究通用人工智能与特定文化环境之间的哲学关联。 总结来说,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三木清的哲学理论,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具备想象力方面的局限,并强调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想象力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未来的研究中,这些观点对于评估AI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伦理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