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内核到30内核:电容屏多点上报机制移植与input.h关键改动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48KB DOC 举报
内核输入子系统多点上报机制实现是针对现代多点触控设备在Linux内核中的重要更新。在早期的Linux版本(如29内核)中,由于缺乏对多点触摸事件的支持,开发者面临着移植多点触控功能的需求。从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以看出,这个改变主要涉及在`include/linux/input.h`文件中添加新的宏定义,用于定义多点触控相关的输入事件。 首先,新引入的宏定义`SYN_MT_REPORT2`表明了一个新的同步报告类型,这可能是用于接收多点触控设备产生的复杂事件,例如同时跟踪多个触摸点的坐标、压力等信息。这些新增的常量定义了多点触控设备特有的属性,如: 1. `ABS_MT_TOUCH_MAJOR` 和 `ABS_MT_TOUCH_MINOR`:用于表示触摸点的主要和次要轴的尺寸,有助于识别手指或工具的形状和大小。 2. `ABS_MT_WIDTH_MAJOR` 和 `ABS_MT_WIDTH_MINOR`:可能与手指接近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关。 3. `ABS_MT_ORIENTATION`:反映触摸点接触面的旋转角度。 4. `ABS_MT_POSITION_X` 和 `ABS_MT_POSITION_Y`:触摸点的中心位置坐标。 5. `ABS_MT_TOOL_TYPE`:可能标识不同类型的触控工具,比如笔、手指等。 在29内核之后(例如30及更高版本),这些定义允许内核更好地处理多点触控事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在电容屏等多点触摸设备上。移植过程中,开发者可能需要调整驱动程序,确保内核可以正确解析并响应这些新的输入事件,同时也可能涉及到硬件适配和用户空间应用程序的更新,以便充分利用多点触控功能。 内核输入子系统的多点上报机制实现了Linux对多点触控技术的支持,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更精细地处理来自触控屏幕的复杂交互,对于现代移动设备和触控界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