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F规范化带来的数据操作问题及原因分析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674KB PPT 举报
关系数据库理论在第7章中得到了深入探讨,这一章节主要关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问题,这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核心部分。2NF(第二范式)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在解决1NF(第一范式)中的问题上有所进步,如消除了部分依赖,但同时存在一些缺点: 1. 数据冗余:在关系模式SCD(Student Course Department)中,比如包含学生学号SNO、姓名SN、年龄AGE、院系DEPT、系主任MN、课程CNO和成绩SCORE,如果每个系名和系主任的名字都与学生数量相同,那么就会产生冗余,因为只需存储一次即可,其余学生记录中重复存储会导致存储空间浪费。 2. 插入异常:2NF未能完全消除插入异常,当一个新的系别没有招生时,新增该系的相关信息无法直接插入,因为缺乏必要的数据。 3. 删除异常:同样,如果一个系的所有学生毕业且不再招生,删除学生记录时会意外删除掉与该系相关的所有信息,这可能导致数据不完整。 4. 更新异常:更换系主任时,由于MN属性的传递依赖,需要修改多条学生记录,而不是只更改一处,增加了维护的复杂性和风险。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SCD模式中的非主属性MN对主键SNO的传递依赖。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3NF(第三范式),进一步消除传递依赖,确保数据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规范化理论的提出旨在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设计高效、易维护的关系数据库,避免上述问题。好的关系模式应满足函数依赖、消除冗余、保持数据一致性和提高查询性能。遵循规范化理论可以确保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和长远稳定性。 在SCD的例子中,通过规范化过程,设计师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关系模式的分解,比如将DEPT和MN属性分解到其他表中,以消除冗余和依赖,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灵活性。这涉及到模式分解和设计的技术,是数据库逻辑设计中的关键难点。 理解和应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对于创建健壮、高效的关系模型至关重要,通过消除冗余和依赖,能够有效地减少存储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从而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