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后的蓄水养护深度计算及水利泵站应用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1.98MB PDF 举报
"混凝土结构蓄水养护技术及应用 (2014年) 汪涛,杨开勇,王永康,黄燕 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一公司"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蓄水养护是一种常见的保养方法,主要用于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促进其水化反应,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这篇由汪涛、杨开勇、王永康和黄燕共同撰写的2014年论文,主要关注了蓄水养护深度的确定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他们发现《建筑施工手册》中关于蓄水养护深度的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充分考虑不同结构材料和体积差异带来的影响。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参数——温度梯度限值,通过对原有计算公式的修正,使得计算结果更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这一修正不仅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还考虑了结构体积大小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预测所需蓄水深度,以达到最佳养护效果。 论文通过实际的水利泵站养护工程案例,验证了修正后公式的实用性。通过对比分析养护前后的数据,如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湿度状况以及结构性能等,研究者得出结论,修正后的公式能够有效指导实际工程中的蓄水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质量,并减少可能出现的裂缝和其他质量问题。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在蓄水养护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因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受温度影响显著,过高的温差可能会导致内部应力增大,影响结构稳定性。因此,控制好养护期间的温度梯度对于避免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不均至关重要。 关键词“蓄水”、“养护”和“温度控制”揭示了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护方法,尤其是精确计算蓄水深度和有效控制温度,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质量和长期性能。这一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混凝土结构蓄水养护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来优化蓄水养护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