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代码转换:ASCII码生成与BCD码处理详解
需积分: 7 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本文档主要讨论了代码转换在51单片机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将两位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二进制编码十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的过程。51单片机,如Intel的MCS-51系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8位和16位微控制器,适用于实时控制和信号处理等应用。
首先,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MPU(微处理器)和MCU(微控制器)。MPU强调数值计算和复杂的逻辑运算,而MCU则更注重实时控制功能,包括高速I/O接口、A/D和D/A转换等。单片机是微控制器的一种,当它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内存和I/O接口于一体,便构成了单片微型计算机。
5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被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代单片机(1976年左右):以Intel MCS-48系列、Motorola 6801系列和Zilog Z8系列为代表,特点是集成度高,专为特定控制功能设计,但功能相对有限,例如8位CPU、并行I/O口和小容量寻址。
2. 第二代单片机(1978-1983年):以Intel MCS-51系列为代表,引入了外部总线的完善,增加了串行I/O口、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和更大寻址空间,性能显著提升。
3. 第三代单片机(1983年至今):8位单片机继续发展,16位和32位单片机逐渐普及。这一阶段的产品多样,如Intel、Motorola和其他公司的系列,提供了更广泛的性能选择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
在具体的应用示例中,文档展示了如何通过XCHD和SWAP指令来分别处理低位和高位BCD码,将其转换为ASCII码,同时确保高位添加特定的标志位(0011H),以便后续处理。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单片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编程技巧,包括对内部RAM的使用以及对控制逻辑的理解。
总结来说,本文档深入介绍了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代码转换中的应用实例,对于理解和使用此类单片机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任务的开发者具有实用价值。
127 浏览量
2009-04-23 上传
2009-04-23 上传
2009-06-16 上传
2009-03-07 上传
2010-09-16 上传
2010-06-01 上传
2011-10-04 上传
2023-07-10 上传
无不散席
- 粉丝: 32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ICCAVR使用说明
- swis学习手记而为热微微额头 而特玩儿玩儿为认为而为而
- DB2数据库函数大全
- 图书馆管理系统说明书
- C语言教程 推荐学生下载
- NiosII软件开发手册(中文版)
- VC++数据库编程(电子书pdf)
- 数码管动态显示数码管动态显示数码管动态显示
- struct学习struct配置
- 什么是A S P 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ASP)
- Visual C++ - OpenGL Super Bible
- 日历记事本java编程
- Linux基础命令(基于VOIP).
- Quintum网关基本配置
- 日历记事本java编程
- 使用JSF, Spring, Hibernate构建一个实际的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