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协议详解:写入过程与通信机制

需积分: 49 9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369KB PPT 举报
"IIC串行总线通讯协议详解,包括其组成、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方式、起始和终止信号的定义以及写入过程的详细步骤。" 在电子设备的通信中,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由飞利浦(现为NXP半导体)公司开发。IIC总线通过两根线——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种协议常用于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如EEPROM、传感器等之间的通信。 在IIC协议中,每个设备都拥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使得主机(如80C51单片机)能够寻址并与其通信。数据传输的方向可以是从主机到从机(发送数据)或从从机到主机(接收数据)。在多主机系统中,总线仲裁机制用于解决多个主机同时试图控制总线的情况,确保数据传输的有序性。 写入过程在IIC协议中是这样的:以AT24C系列的EEPROM为例,其地址由固定部分1010和A2、A1、A0引脚的电平状态决定,形成7位地址码。进行写操作时,主机首先发送8位的设备地址码,其中包含写方向位“0”。发送完成后,主机释放SDA线并提供一个SCL时钟脉冲,这是第9个时钟周期。如果目标设备识别到这个地址,它会在SDA线上回应一个应答信号。一旦主机接收到应答,它就可以开始连续发送数据字节。每个数据字节传输后,接收设备可能会给出一个应答位,表明已成功接收。 数据传输的规则是,时钟线SCL在高电平时,SDA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数据的改变只能在SCL低电平期间进行。起始信号是由SCL高电平时SDA线的下降沿产生,而终止信号则是SCL高电平时SDA线的上升沿。这两个信号是IIC通信的边界,用于标记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 IIC协议提供了一种高效且节省引脚的通信方式,尤其适合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通信细节对于设计和调试基于IIC的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