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协议详解:写入过程与通信机制
需积分: 49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369KB PPT 举报
"IIC串行总线通讯协议详解,包括其组成、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方式、起始和终止信号的定义以及写入过程的详细步骤。"
在电子设备的通信中,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由飞利浦(现为NXP半导体)公司开发。IIC总线通过两根线——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种协议常用于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如EEPROM、传感器等之间的通信。
在IIC协议中,每个设备都拥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使得主机(如80C51单片机)能够寻址并与其通信。数据传输的方向可以是从主机到从机(发送数据)或从从机到主机(接收数据)。在多主机系统中,总线仲裁机制用于解决多个主机同时试图控制总线的情况,确保数据传输的有序性。
写入过程在IIC协议中是这样的:以AT24C系列的EEPROM为例,其地址由固定部分1010和A2、A1、A0引脚的电平状态决定,形成7位地址码。进行写操作时,主机首先发送8位的设备地址码,其中包含写方向位“0”。发送完成后,主机释放SDA线并提供一个SCL时钟脉冲,这是第9个时钟周期。如果目标设备识别到这个地址,它会在SDA线上回应一个应答信号。一旦主机接收到应答,它就可以开始连续发送数据字节。每个数据字节传输后,接收设备可能会给出一个应答位,表明已成功接收。
数据传输的规则是,时钟线SCL在高电平时,SDA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数据的改变只能在SCL低电平期间进行。起始信号是由SCL高电平时SDA线的下降沿产生,而终止信号则是SCL高电平时SDA线的上升沿。这两个信号是IIC通信的边界,用于标记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
IIC协议提供了一种高效且节省引脚的通信方式,尤其适合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通信细节对于设计和调试基于IIC的系统至关重要。
2010-01-22 上传
2018-03-06 上传
2009-02-2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VayneYin
- 粉丝: 23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前端协作项目:发布猜图游戏功能与待修复事项
- Spring框架REST服务开发实践指南
- ALU课设实现基础与高级运算功能
- 深入了解STK:C++音频信号处理综合工具套件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软件无线电实验资料汇总
- CGSN数据解析与集成验证工具集:Python和Shell脚本
- Java实现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教程
- Change-OEM: 用Java修改Windows OEM信息与Logo
- cmnd:文本到远程API的桥接平台开发
- 解决BIOS刷写错误28:PRR.exe的应用与效果
- 深度学习对抗攻击库:adversarial_robustness_toolbox 1.10.0
- Win7系统CP2102驱动下载与安装指南
- 深入理解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技巧
- GY-906 MLX90614ESF传感器模块温度采集应用资料
- Adversarial Robustness Toolbox 1.15.1 工具包安装教程
- GNU Radio的供应商中立SDR开发包:gr-sd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