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中的递归顺序图:理解与应用

需积分: 7 2 下载量 1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2.02MB PPT 举报
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顺序图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顺序图中的递归"这一概念表明,在这些图中可能涉及到某个操作反复调用自身或者调用其他对象的操作,直到满足特定条件。例如,在给出的示例中,我们看到有四个主要操作:op1、op2、op3 和 op4,其中 op2 被标记为一个可能进行递归调用的活动。 "send message op2 until…" 表示当满足某些条件时,op2 操作会被持续发送消息,这种循环可能是为了处理某种递归逻辑,比如在一个树形结构或分治算法中,op2 可能负责处理子任务,直到所有子任务完成或达到终止条件。 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概念包括: 1. 对象(Object):是属性和操作的封装,每个对象有自己的状态(属性值),并通过操作来管理这些属性。对象的内部细节对外部是隐藏的,体现了封装原则。 2. 分类(Classification):可能指的是类(Class),它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模板或蓝图,每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实例(即对象)。 3. 继承(Inheritance):允许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操作,增强了代码复用性,减少了重复编写代码的工作量。 4. 通过消息的通信(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s):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来协调交互,这是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基本交互方式,如上述的 op2 调用 op4。 面向对象方法之所以受欢迎,原因有: - 符合人类认知习惯:它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它们的行为,使得系统设计更直观易懂。 - 易于维护:由于对象的封装性和继承,系统结构清晰,修改和扩展相对简单。 - 支持软件复用:通过继承,已有的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用于新的类,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中,顺序图与类、对象、继承等概念紧密结合,帮助开发者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组织结构。递归在顺序图中体现为循环调用,是描述复杂系统行为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处理需要重复操作或者数据结构问题时,如树遍历、图形算法等场景中更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