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基于滚球法的详细解析

需积分: 50 4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42KB DOC 举报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国标和‘滚球法’,用于确定接闪器的保护区域。这种方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也在我国的建筑防雷规范GB50057-2010中被采用。‘滚球法’基于几何原理,通过模拟不同半径的球体在建筑物上滚动,避雷针阻挡球体滚动的区域被视为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因为其保护范围具有较好的轴对称性。计算时需设定滚球半径(R),地面视为绝对平面,避雷针高度(H)指针尖至地面距离,且针尖以下视为接闪器,针杆垂直安装。对于不同高度(H)和角度(θ)的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略有差异。例如,当H=R且θ=0时,保护范围沿竖直轴对称,可通过旋转剖面得到空间保护范围。对于0<H<R的情况,保护范围依然对称,但滚动轨迹变为直线加圆弧再加直线,保护范围由外圆运动轨迹内包络线与地面间区域构成。" 在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关键步骤包括: 1. **设定参数**:确定滚球半径R(如30、45、60m),这取决于被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以及防雷标准。 2. **考虑地形**:虽然在理论计算中地面被视为绝对平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地形的坡度和不平整性。 3. **避雷针高度**:避雷针的高度H影响保护范围的形状和大小,较高的避雷针提供更大的保护范围。 4. **模拟滚动过程**:用虚拟球体从不同方向滚动,避雷针阻挡的路径即为保护范围的边界。 5. **分析轴对称性**:对于单针且垂直安装的情况,保护范围通常沿竖直轴对称,通过剖面旋转可以得到三维空间的保护范围。 6. **特殊情况处理**:如非垂直安装的避雷针或使用避雷带等其他接闪器时,保护范围可能失去轴对称性,计算更为复杂。 在工程实践中,利用专业软件可以简化这些计算,提供更准确的保护范围图像。正确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关键步骤,对于电气和结构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011-06-07 上传
国标GB50057在附录中列举了单支避雷针、双支等高避雷针、双支不等高避雷针、矩形布置的四支等高避雷针以及避雷线的保护范围的计算。但实际雷电防护及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因建筑物的不规则或者现场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使用三支甚至四支以不规则形状排列的不等高避雷针的情况,这时这个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问题就成为一个难题,所以许多同志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或者将每一支避雷针的单独的保护范围累加起来,作为它们共同的保护范围。但实际上多支避雷针的联合的保护范围相比每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简单累加要大得多,因为它们可以发挥联合效应,用几支比较短的针可以保护到比一两支比较高的针的保护范围大得多的范围,而且其安全性能也比高的针效果要好,即可以达到1+1 远远大于2的效果。关于其具体应用的实例,可以参考作者发表于2006年第3期《中国雷电与防护》上的一篇论文“避雷带和短针组合的应用”(即随本软件一起发布的文本文件“多支不等高避雷针在防雷工程中的应用”)。 因为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的问题太过繁复,用人工基本上是不可能进行计算的,所以最好是用电脑软件进行这一项工作。本软件作者高磊经过长达近三年时间的努力,在2007年成功开发出来多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软件1.0版,可以对最多达四支的以不规则形状排列的不等高的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同时对其是否可以保护到被保护物进行判断,并画出平面示意图,其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该软件的投入使用,将给雷电防护领域的工程设计和检测验收人员在直击雷防护计算方面的工作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