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P LPC11C24芯片UART通信源码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18 收藏 38KB RAR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NXP LPC11C24 UART串口通信源码" 在深入研究NXP LPC11C24微控制器的UART串口通信源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包括NXP LPC11C24微控制器的基础介绍、UART通信协议以及如何在该硬件平台上实现串口通信。 1. NXP LPC11C24微控制器简介 NXP LPC11C24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具备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LPC11C24属于NXP公司LPC1100系列,该系列微控制器常用于需要简单控制功能的嵌入式应用。LPC11C24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包括多个串行接口(USART/UART),支持高速USB设备接口,以及多种模拟和数字I/O功能。 2. UART通信协议基础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串行通信的协议,它可以实现设备间的点对点数据传输。UART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不需要时钟同步信号(异步通信)、可以设置不同的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 UART通信的关键参数包括: - 波特率(Baud Rate):信号每秒传输的符号数,常见的有9600、19200、115200等。 - 数据位(Data Bits):每个数据包包含的比特数,一般为5到9位。 - 停止位(Stop Bits):数据包之间的间隔位,一般为1、1.5或2位。 - 校验位(Parity Bit):用于数据校验,可以选择无校验、奇校验或偶校验。 3. LPC11C24 UART串口通信源码分析 根据给出的压缩包文件目录(User、Libraries、Project),我们可以推断出源码可能包含了用户程序、库文件和项目设置等部分。 - 用户程序(User):这部分代码可能包含了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UART通信逻辑实现,如初始化UART配置、发送接收数据处理、中断服务程序等。开发者通常需要根据应用需求编写相应的逻辑,例如设置波特率、配置I/O模式、实现数据缓存机制等。 - 库文件(Libraries):在嵌入式开发中,库文件提供了底层硬件操作的抽象,使得开发者无需关注硬件的具体细节。在UART通信中,库文件可能包括了UART初始化函数、读写函数、波特率配置函数等。这些库文件可能遵循特定的编程标准,如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 - 项目设置(Project):这部分通常包含了工程的配置文件,如makefile、IDE项目配置文件等,定义了程序的编译链接选项、内存分配、时钟设置和中断管理等。项目设置文件对于确保程序能够在目标硬件上正确运行至关重要。 4. 编程实现 在编写LPC11C24的UART通信源码时,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配置微控制器的系统时钟,确保UART模块有足够的时钟频率支持。 - 初始化UART模块,包括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 设置UART的I/O引脚作为发送(TX)和接收(RX)端口。 - 实现UART数据发送函数,将数据以字节或字的形式通过TX端口发送出去。 - 实现UART数据接收函数,通过RX端口读取数据。这通常涉及到中断或轮询机制来检测数据接收状态。 - 根据需要配置UART的中断处理函数,以便在接收到数据或发生通信错误时执行特定的响应程序。 5. 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数据通信功能外,还可能涉及到多种高级功能,如数据缓冲、流控制、多通道管理等。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程序结构和通信协议。 总结而言,LPC11C24微控制器的UART串口通信源码是实现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数据交换的基础。通过精心设计源码,我们可以实现稳定高效的通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没有具体的源码内容,以上分析是基于标题和描述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的假设性描述。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需要参考NXP LPC11C24的官方参考手册和相应的硬件规格来编写和调试代码。

注释以下每一行代码#include "bflb_mtimer.h" #include "bflb_uart.h" #include "bflb_clock.h" #include "board.h" struct bflb_device_s *uartx; void uart_isr(int irq, void *arg) { uint32_t intstatus = bflb_uart_get_intstatus(uartx); int ret; uint32_t baudrate; if (intstatus & UART_INTSTS_RX_AD5) { bflb_uart_int_clear(uartx, UART_INTCLR_RX_AD5); ret = bflb_uart_feature_control(uartx, UART_CMD_GET_AUTO_BAUD, UART_AUTO_BAUD_0X55); baudrate = bflb_clk_get_peripheral_clock(BFLB_DEVICE_TYPE_UART, uartx->idx) / (ret + 1); printf("Detected baudrate by 0x55 is %d\r\n", baudrate); } if (intstatus & UART_INTSTS_RX_ADS) { bflb_uart_int_clear(uartx, UART_INTCLR_RX_ADS); ret = bflb_uart_feature_control(uartx, UART_CMD_GET_AUTO_BAUD, UART_AUTO_BAUD_START); baudrate = bflb_clk_get_peripheral_clock(BFLB_DEVICE_TYPE_UART, uartx->idx) / (ret + 1); printf("Detected baudrate by startbit is %d\r\n", baudrate); } } int main(void) { board_init(); board_uartx_gpio_init(); uartx = bflb_device_get_by_name(DEFAULT_TEST_UART); struct bflb_uart_config_s cfg; cfg.baudrate = 2000000; cfg.data_bits = UART_DATA_BITS_8; cfg.stop_bits = UART_STOP_BITS_1; cfg.parity = UART_PARITY_NONE; cfg.flow_ctrl = 0; cfg.tx_fifo_threshold = 7; cfg.rx_fifo_threshold = 7; bflb_uart_init(uartx, &cfg); bflb_uart_feature_control(uartx, UART_CMD_SET_AUTO_BAUD, 1); bflb_uart_feature_control(uartx, UART_CMD_SET_ABR_ALLOWABLE_ERROR, 3); bflb_irq_attach(uartx->irq_num, uart_isr, NULL); bflb_irq_enable(uartx->irq_num); while (1) { } }

2023-05-1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