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在桉树适宜性研究中的应用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05MB PDF 举报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广西桉树适宜性研究" 这篇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广西地区桉树的适宜性。研究旨在通过理解立地因子(如地形、土壤条件等)与桉树生长的关系,为科学造林提供依据。研究人员选取了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1883个森林资源小班的调查数据作为样本,这些数据包含了11个关键的立地因子,包括地貌类型、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凋落物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 在方法上,研究者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用于建立桉树适宜性的分类模型。这些模型的输入是11个立地因子,输出则是桉树的适宜性评估。通过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在模型拟合精度和泛化精度上均优于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表明随机森林在处理这种问题时表现更优。 具体到结果,研究发现海拔、土层厚度、坡向、坡度、石砾含量、凋落物厚度、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和成土母质这11个因素中,海拔、土层厚度、坡向和坡度对桉树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200~350米海拔和80~100厘米土层厚度的区域被认为是最适宜桉树生长的环境。 最后,研究得出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桉树的生长适宜性,对于指导林业生产、提高造林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展示了机器学习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物种适应性研究方面,为未来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涵盖了森林测量学、适宜性、机器学习、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以及桉树,表明该研究结合了多学科知识,不仅涉及林业科学,还融入了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