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陕北中鸡南2号煤组复杂成因与聚煤规律

0 下载量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41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陕北中鸡南部地区2号煤组的独特赋存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通过沉积学原理进行的深入研究。作者李明培等人以沉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煤岩层对比和岩相古地理恢复方法,对2号煤组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煤规律进行了细致分析。 在研究中,他们发现西部和东部的2号煤组表现为复合型,形成了2-2煤层,而中部至中东的部分区域则呈现出分叉特性,即局部存在2-2和2-2下煤层。这些不同的煤层组合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在2号煤组的沉积时期,西部和东部的复合区主要位于三角洲平原相区,这一区域由于地形平坦,有利于煤层的形成和积累。相比之下,中部至中东部的分叉区则位于三角洲前缘和滨湖相区,这里可能存在着更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过程。 研究指出,煤层的厚度以及复合—分叉—复合的特征受到沉积时期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之间平衡关系的显著影响。如果这两个速率匹配恰当,就可能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对聚煤规律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研究区西侧的2-2煤层显示出较大的资源潜力,这预示着该区域可能是未来扩大勘查工作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煤层对比”、“沉积环境”、“泥炭堆积速率”、“聚煤规律”和“延安组”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重点,表明这项工作不仅关注煤层的地质特性,还深入探讨了环境因素对煤炭形成的关键作用。综合来看,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分布和成矿规律的深入理解,对于煤炭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