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代数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3 收藏 1.44MB PPT 举报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的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涵盖了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数据结构、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关系演算等核心概念。" 在数据库理论中,关系数据库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主要模型,尤其在IT行业中广泛使用。关系模型由E.F.科德于1970年提出,它基于数学中的关系理论,提供了一种简洁且强大的数据表示方式。 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将数据表示为二维表格的形式,称为关系。每个关系(或表格)由一系列行(元组)和列(属性)组成,每个元组代表一个独立的实体,而属性则描述了实体的特性。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数据结构简单明了,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名称(关系名),一组属性(列),以及一组元组(行)。属性有其特定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或日期等。 关系的完整性:完整性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主要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主键约束,确保每个实体的唯一性)、参照完整性(外键约束,保证引用的合法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特定业务规则的约束)。 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种形式化的查询语言,用于描述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它包括传统的集合运算,如并(Union)、差(Difference)和交(Intersection),以及专门的关系运算,如选择(Selection, σ)、投影(Projection, π)、连接(Join)和除法(Division, ÷)。这些运算符允许用户以声明式的方式表达对数据库的查询需求。 1. 并(Union, ∪):合并两个关系R和S,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集,结果关系包含所有属于R或S的元组。 2. 差(Difference, -):从关系R中找出不包含在关系S中的元组,两个关系必须有相同的属性集。 3. 交(Intersection, ∩):找出同时存在于关系R和S中的元组,同样要求两个关系的属性相同。 4. 选择(Selection, σ):根据指定条件从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 5. 投影(Projection, π):从关系中选择一组指定的属性,生成一个新的关系,只包含这些属性的值。 6. 连接(Join):结合两个或更多关系,基于它们之间的公共属性创建新的关系。 7. 除法(Division, ÷):找出与另一个关系的所有元组相匹配的第一个关系的元组。 关系演算:除了关系代数,还有关系演算,它使用逻辑表达式来描述查询。包括量词(For All, ∃)和比较运算符(>, ≥, <, ≤, =, ≠),以及逻辑运算符(Not, And, Or),它们允许构造复杂的查询条件。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关系数据库理论的核心,对于理解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开发、数据分析还是数据库管理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