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启动分析:从U-boot到内核引导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17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3.95M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ARM-Linux启动分析的专题讲座,主要涵盖了U-Boot的启动流程、传参过程以及Linux内核的启动分析。讲座内容包括U-Boot的启动流程、链接脚本介绍、代码分析、引导Linux内核的过程,同时也提及了预先需要学习的技能如GNU ARM汇编、LDS链接脚本、Makefile和Kconfig语法等。" 在深入分析ARM-Linux启动流程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首先,U-Boot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引导加载程序,它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到内存中并传递参数。U-Boot的启动过程通常始于硬件复位,然后进入SVC(Supervisor)模式,设置堆栈,配置CPU频率和串口,初始化内存控制器,将代码和数据从ROM移动到SDRAM,并开启中断。 U-Boot启动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1. **硬件复位**:系统上电后,CPU开始执行ROM中的固件,通常是Bootloader的第一部分。 2. **模式切换与堆栈配置**:CPU由管理模式切换到SVC模式,确保安全的操作环境,并配置各模式的堆栈指针。 3. **硬件初始化**:包括CPU频率设置,串口初始化,这些通常由特定的初始化函数如`cpu_init_crit`和`lowlevel_init`完成。 4. **内存映射与数据搬运**:配置系统内存控制器,如EMI(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将系统映射到SDRAM中,清除BSS段(未初始化的数据段),并将U-Boot代码和中断向量表搬移到SDRAM适当位置。 5. **中断启用**:开启中断处理机制,这是C语言初始化函数`start_armboot`运行的前提。 6. **C语言初始化**:执行`start_armboot`,至此,U-Boot进入C代码阶段,开始更复杂的系统初始化,包括设备检测、网络接口、文件系统等。 U-Boot传参过程涉及如何将参数传递给Linux内核,这通常通过命令行参数或者环境变量实现。一旦准备好,U-Boot会加载Linux内核的压缩映像(如zImage)到内存,并传递必要的参数,然后跳转执行内核。 Linux内核启动分析则涉及解压或解码zImage,进行内核初始化,包括内存管理、设备驱动初始化、根文件系统挂载等。最终,内核启动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通常是init,从而启动系统服务和应用程序。 在分析启动流程时,了解汇编语言、链接脚本、Makefile和Kconfig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涉及到代码编译、链接和配置。对于特定平台,如4020芯片,还需要阅读相关文档以理解其硬件特性。 通过这一系列讲座,读者将能全面理解ARM-Linux系统的启动机制,这对于系统级开发、调试和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