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结构体:先定义类型再定义变量

需积分: 18 1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5.82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C语言学习的,重点介绍了如何先定义结构体类型,再定义结构体变量。文章提供了两种示例,演示了如何定义一个名为`STUDENT`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了学生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分数和地址等字段。之后,创建了两个结构体变量`stu1`和`stu2`,它们都是`STUDENT`类型的实例。资料还提到了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制转换,这是学习C语言的预备知识。" 在C语言中,结构体(struct)是一种复合数据类型,允许我们将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组合成一个单一的实体。定义结构体类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使用`struct`关键字开始定义结构体。 2. 接着是结构体的名称,例如`student`,用于标识这个特定的结构体类型。 3. 内部由花括号`{}`包围,里面列出结构体成员,每个成员由其数据类型和成员名组成,如`int num`、`char name[20]`等。 4. 结构体定义结束时使用分号`;`。 5. 如果要立即创建结构体变量,可以接着定义,例如`STUDENT stu1, stu2;`。这里`STUDENT`是结构体类型的别名,通过`#define STUDENT struct student`实现。 示例中的两个定义方法略有不同,但都遵循上述规则。第一种方法使用了`#define`预处理器指令为结构体类型创建别名,然后使用别名定义变量。第二种方法直接定义结构体类型和变量,没有使用别名。 冯·诺依曼原理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它规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方式,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以二进制形式处理数据,所有其他数制(如八进制和十六进制)都是为了便于人类理解和操作而设计的。数制转换是编程中常见的任务,例如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使用除2取余或乘2取整的方法。 在学习C语言之前,理解这些预备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编程和计算机工作基础。在实际编程中,结构体常用于组织复杂的数据结构,例如表示学生信息、员工记录等。而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数制的理解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和数据存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