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算法背后的互联网杀熟现象研究"

1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3-12-16 收藏 997KB DOC 举报
互联网杀熟现象已经成为争议话题,引发了公众和学术界对大数据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刻思考。从微博用户 @廖师傅抱怨自己在使用手机打车和订酒店时遭遇到的“大数据杀熟”,到更多人在社交网络上对这一现象表示共鸣,人们开始关注在互联网平台上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不同用户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价格。这一现象牵扯到了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如滴滴、携程、飞猪、京东、美团和淘票票。 据反映,一些用户发现在同一家酒店或者同一段行程中,用不同账号登录时会看到不同的价格。甚至在购票网站上购买夜场电影票的价格与在电影院柜台购买的价格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些现象,各家公司做出了回应,携程表示价格差异是由于用户领用或购买优惠券的差异,而滴滴则声称他们的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并且打车价格不会因为人、设备或手机系统的不同而异。然而,这些回应并没有完全消除公众对“大数据杀熟”的疑虑。 “大数据杀熟”的最早实践者是亚马逊,早在2000年就针对同一张DVD碟片施行不同的价格。这引发了人们对大数据算法是否存在价格歧视的讨论。而如今,随着大数据算法的广泛应用,这一现象逐渐在更多领域和更多公司中出现。互联网杀熟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平衡大数据算法的商业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互联网杀熟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些公司利用大数据算法来识别用户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和偏好,然后通过个性化定价来最大化收益。然而,这种做法也面临着伦理和公平的质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用户可能会被歧视性定价,导致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 针对互联网杀熟现象,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明确的规定和监管措施,对互联网公司在个性化定价和数据使用方面进行限制和监督。同时,互联网公司也应当加强自律,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价格机制,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互联网杀熟现象凸显了大数据算法在商业运作中的强大作用,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足和局限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大数据算法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可信赖的消费环境。
2022-06-2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