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基础:硬件、软件与内核态用户态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1.16MB PDF 举报
"现代操作系统中文版第一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系统结构,以及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区分。" 在计算机科学中,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交互环境。在“现代操作系统中文版第一章”中,作者阐述了操作系统在复杂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帮助程序员和用户避免直接处理底层硬件的复杂性。 首先,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处理器、内存、外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操作系统作为中间层,使得程序员可以专注于编写应用程序,而无需关心硬件的具体细节。它通过抽象出一个更易理解和使用的计算机模型,简化了编程任务,并优化了系统资源的使用。 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核和用户态程序。内核运行在内核态,拥有对硬件的完全访问权限,负责调度任务、管理内存、处理中断等核心功能。用户态程序则运行在相对受限的环境中,无法直接访问硬件,只能通过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在图1-1中,用户接口,如shell和GUI,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的界面,但它们并非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这些用户接口程序运行在用户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任务,如打开文件、运行应用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更换或编写新的用户界面,但不能随意修改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因为这些组件受到硬件保护,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某些特殊系统,如嵌入式系统或基于解释器的系统(例如Java虚拟机),可能没有明确的内核态,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但在传统的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中,内核态与用户态的划分是确保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机制。 本章还提到了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即操作系统组件的不可替代性。用户可以选择或编写不同的应用,但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和组件是由硬件保护的,不能随意更改,这是因为这些组件对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现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心脏,它协调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抽象的平台,使得应用程序得以高效、安全地运行。本章的介绍为后续深入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