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启动过程解析: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
需积分: 15 1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37MB PPT 举报
"Linux内核源代码解读:堆栈stack_start与x86平台启动过程"
在深入探讨Linux内核源代码之前,让我们先理解一下计算机的启动流程。当计算机开机时,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接管硬件初始化,然后根据用户设定的启动设备(如软盘、硬盘)加载启动加载器,如Grub或Lilo。启动加载器负责加载内核到内存中,这里以x86架构为例,内核通常被编译成一个名为bzImage的文件。
bzImage包含两部分:Setup.bin和vmlinux.bin。Setup.bin是引导程序,它具有自解压功能,负责将vmlinux.bin加载到内存的特定位置。vmlinux包含了内核的各个部分,如head_32.o、misc.o和piggy.o,它们一起构成了内核的启动部分,包括Head-y、init-y和main等模块。
内核启动时,首先运行在实模式下,这是为了兼容旧的8086处理器。在实模式下,地址总线是20位,只能访问1MB的内存,地址计算基于段地址和段内偏移。每个段寄存器(如cs、ds、es、fs、gs)的值乘以16来确定实际内存地址。随着处理器进入保护模式,地址总线扩展到32位,允许访问4GB的内存。此时,段寄存器变成了段选择子,与全局描述符表(GDT)配合工作,GDT由gdtr指示其位置和长度。保护模式还引入了中断描述符表(IDT),用于处理中断和异常。
启动过程中,加载GDT和IDT后,需要重新加载段寄存器,尤其是代码段寄存器cs,通常通过长跳转指令完成,其他数据段寄存器则直接设置。控制寄存器,如CR0、CR3等,对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和特性进行控制,例如,设置CR0的PG位可以启用分页机制。
当我们谈论堆栈stack_start时,这通常是指内核初始化时创建的第一个堆栈。在Linux内核中,堆栈的起始位置stack_start是在设置和初始化堆栈时定义的。堆栈在内存中是从高地址向低地址增长的,用于存放函数调用时的返回地址、局部变量以及参数等。在x86平台上,堆栈初始化通常是通过设置SS(栈段寄存器)和ESP(栈指针寄存器)完成的。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后,我们可以开始阅读Linux内核源代码的documentation/i386/boot.txt文件,它提供了更详细的关于x86平台启动和内核加载的细节。陈香兰教授的讲解涵盖了这些概念,并帮助我们理解Linux如何从BIOS启动,过渡到实模式,再到保护模式,最终执行内核代码并初始化堆栈,为系统的进一步运行做好准备。
2022-07-15 上传
2024-02-19 上传
2022-03-24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3-06-09 上传
2023-06-09 上传
2021-05-11 上传
2018-12-31 上传
2024-08-26 上传
魔屋
- 粉丝: 25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Haskell编写的C-Minus编译器针对TM架构实现
- 水电模拟工具HydroElectric开发使用Matlab
- Vue与antd结合的后台管理系统分模块打包技术解析
- 微信小游戏开发新框架:SFramework_LayaAir
- AFO算法与GA/PSO在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MapleLeaflet:Ruby中构建Leaflet.js地图的简易工具
- FontForge安装包下载指南
- 个人博客系统开发:设计、安全与管理功能解析
- SmartWiki-AmazeUI风格:自定义Markdown Wiki系统
- USB虚拟串口驱动助力刻字机高效运行
- 加拿大早期种子投资通用条款清单详解
- SSM与Layui结合的汽车租赁系统
- 探索混沌与精英引导结合的鲸鱼优化算法
- Scala教程详解:代码实例与实践操作指南
- Rails 4.0+ 资产管道集成 Handlebars.js 实例解析
- Python实现Spark计算矩阵向量的余弦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