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

0 下载量 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13KB PDF 举报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赵小娟,东南大学金融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流动性过剩指的是商业银行的资金相对于贷款和投资需求过剩,通常表现为存贷差增大、存贷比上升和超额准备金增加。作者赵小娟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外汇占款、储蓄存款比例、现金需求比率、企业贷款占比以及证券市场每月筹资额等因素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储蓄存款比例与流动性过剩呈正向关系,意味着当这两个因素增加时,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会更加显著。外汇占款增多可能源于国际贸易顺差或资本流入,增加了银行系统的资金。而储蓄存款比例上升则表明存款多于贷款,导致银行资金过剩。相反,现金需求比率、企业贷款占比以及证券市场筹资额与流动性过剩呈负向关系,即这些因素增加会减少流动性过剩。现金需求比率上升意味着公众对现金的需求增加,消耗银行系统的一部分流动性;企业贷款占比增加意味着银行贷款投放增多,有助于平衡流动性;而证券市场筹资增加则表示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减少了银行的过剩资金。 文章还提到,过去的研究多归因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包括外汇占款过多、对外贸易不平衡、证券市场发展不足以及货币供应增长过快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银行体系内资金过剩。例如,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会通过货币发行间接增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而金融市场不完善则限制了银行有效地配置资金,加剧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此外,作者指出经济结构失衡、金融创新不足、外部诚信环境不佳以及银行改革加速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成因。经济结构失衡可能导致资金分配不均,金融创新不足使银行难以找到有效的投资渠道,诚信环境不佳影响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而银行改革则可能促使银行增加储备以应对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多种宏观经济因素。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包括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合理调控货币供应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