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堡露天矿背斜构造产能优化与排土策略

0 下载量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634KB PDF 举报
"基于背斜构造条件下安太堡露天矿产能与排土方案优化" 本文主要探讨了安太堡露天矿在面临背斜构造地质条件下的产能优化与排土方案改进问题。安太堡露天矿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开采4#、9#和11#煤层,设计能力为1533万吨,核定能力提升至3000万吨,历史上最高产量达到2900万吨。矿井的开采环境以往相对稳定,但随着背斜构造的出现,如芦子沟背斜,开采难度和产能受到影响。 背斜构造导致煤层总体倾角增大至12°(22%),局部最大倾角甚至达到22°(40%),煤层落差高达270米,地表及基岩面下降50至100米。这种地质状况使得煤层平均宽度缩窄至1003米,开采方式改为沿煤层倾向推进和顶板水平分层露煤。因此,矿井在产能、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面临平衡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传统的均衡剥采比、财务处理的均衡调整以及适度均衡的原煤产量组织等预见性生产措施可能无法有效应对地质构造变化带来的影响。尤其在生产用地使用滞后、市场需求增长和经济效益压力下,这些措施可能被忽视,导致生产矛盾的积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重新评估合适的产能标准,优化采矿作业流程,以及调整排土策略。通过精确的地表与煤层覆存分析,计算可利用的排土空间容量,以及考虑延深条件,旨在实现产能的合理提升,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并改善经济效益。 具体优化方案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更先进的地质预测技术,提前识别和规避构造复杂区域;二是调整开采顺序和方向,减少对背斜构造的直接影响;三是优化排土场设计,确保排土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四是引入灵活的生产调度,根据地质条件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五是探索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比如智能采矿系统,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以适应复杂的地质环境。 此外,文章还可能讨论了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安全监管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兼顾可持续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背斜构造条件下安太堡露天矿的产能与排土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有望解决目前面临的生产难题,实现矿山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