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1-2010年人口生育基数研究分析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807KB PDF 举报
“1991-2010年间中国人口生育基数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准确预测我国生育基数,探讨了女性死亡率、生育模式以及女性年龄结构对生育基数预测的影响。该研究运用了1988年、1990年和1992年的多项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这一时间段内全国人口生育基数的计算结果。”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姚翠珍和韩京清深入探讨了生育基数这一关键概念在人口统计和预测中的作用。生育基数指的是总和生育率为2.1时的出生人数,反映了某一妇女群体的整体生育潜力。它可以通过生育模式和育龄妇女年龄结构来估算,通常涉及年龄区间如15-49岁。 论文首先理论性地分析了女性死亡率对生育基数预测的影响。通过设定不同的女性死亡率,研究发现死亡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从而改变生育基数的预测值。即使生育模式保持不变,死亡率的变化也会导致生育基数的波动。 其次,论文讨论了生育模式对生育基数的影响。生育模式是指各年龄段妇女的生育率分布,它直接影响生育基数的计算。作者可能通过比较不同年份或地区间的生育模式,研究它们如何影响生育基数的预测准确性。 再者,女性年龄结构的角色不容忽视。由于育龄妇女的数量和年龄分布直接影响生育活动,因此,年龄结构的变迁对生育基数有显著影响。论文可能采用了实际统计数据,模拟了年龄结构变化对生育基数预测的后果。 在数据处理方面,作者利用了1988年的全国千分之二抽样调查、1990年的人口普查以及1992年的38万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这些数据提供了详实的人口信息,为生育基数的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最后,论文计算出了1991年至2010年间中国全国的人口生育基数,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这些计算结果和分析对于理解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这篇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影响生育基数的关键因素,提供了对中国特定时期生育基数的深入理解和预测,对于人口学、社会经济学以及政策制定者都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