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目标识别:被动毫米波探测技术新方法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1 收藏 1.7MB PDF 举报
"基于被动毫米波探测技术的近场目标识别方法 (2006年),作者张彦梅,发表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文章编号:1001-0645(2006)07-0622-04,关键词包括毫米波探测、信号识别、特征提取、判别门限,中图分类号:TJ434,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被动毫米波探测技术在近场环境下的目标识别方法。毫米波探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远程感知技术,它利用目标反射或辐射的毫米波信号来获取目标的信息。在军事和安全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雷达系统、遥感和通信等。 作者张彦梅首先对毫米波在不同物质(例如坦克、金属板和水)中的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特性对于理解信号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影响着信号的强度、形状和时间特征。通过对这些特性的理解,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信号处理策略。 接着,张彦梅提出了一种联合判别方法,该方法涉及对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多维度分析。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量分析: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能量,可以评估目标的大小和反射率。 2. 脉宽分析:脉冲宽度可以反映目标的距离和形状信息,因为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目标会改变反射脉冲的持续时间。 3. 脉冲间隔分析:时间间隔可以提供关于目标移动速度和方向的信息。 4. 表面光滑度判断:通过对信号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推断目标表面的粗糙度,这对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物体非常有用。 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文章采用了统计处理方法来建立特征量的分布规律直方图,并据此绘制概率密度曲线。根据这些统计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特征门限,以区分不同的目标。通过设置多重门限,能够降低误报和漏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目标识别的精度。 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近场目标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坦克等特定目标的识别,还可以为其他毫米波探测系统提供参考,以改善它们在目标识别方面的性能。因此,这项工作对毫米波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