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中的模式/内模式映象:物理独立性的保障

需积分: 16 0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562KB PPT 举报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模型等。其中,模式/内模式映象的用途在于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即使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会受到影响。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考核包括笔试和平时成绩。数据被定义为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而数据库是大量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用于实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意味着数据库的底层存储结构可以变化,但对用户来说,数据的逻辑结构保持不变,因此应用程序无需修改即可继续正常工作。这种特性允许数据库管理员优化存储结构以提高性能或适应新的硬件环境,而不必担心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库系统通常包括几个层次的抽象,如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模式代表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而内模式则涉及数据的实际存储细节。模式/内模式映象是这两者之间的转换规则,确保了模式的逻辑视图与内模式的物理实现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或声音等多种形式。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承载着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或事实。信息则是对数据的解释和理解,是抽象的知识。数据只有在赋予了语义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信息。 数据库是存储大量数据的集合,具有组织良好、可共享的特点,常用于处理和管理应用所需的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需求的复杂化,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运而生,它们提供了一套工具和技术来创建、查询、更新和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不仅包含DBMS,还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以及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在学习数据库技术时,除了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还需要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如关系数据模型、ER模型等,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操作。课程考核通常会涵盖这些方面,同时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如上机实验和数据库设计练习。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无论是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还是业务分析师,都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库资源,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提高数据驱动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