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Hadoop DateNode目录结构与类继承:数据节点存储详解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218KB PDF 举报
在Hadoop源码分析中,DateNode与NameNode的目录构成与类继承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之间的交互与文件系统的运行密切相关。DataNode作为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中的存储节点,其核心职责是管理数据块的存储和复制。DataNode的启动过程首先依赖于配置的${dfs.data.dir}属性,该属性允许指定多个数据存储路径,通过逗号分隔,如"/data1/datanode,/data2/datanode"。 DataNode启动后,其目录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blocksBeingWritten**:这个目录保存着正在进行写入操作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是由客户端发起的。 2. **current**:这是数据块的主存储区域,存储已成功提交到HDFS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对于文件系统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3. **detach**:用于数据节点升级期间的临时工作文件,配合数据块分离操作进行文件管理。 4. **tmp**:与blocksBeingWritten类似,但这里的写操作通常由数据块复制引发,而不是客户端直接写入。 5. **storage**(0.13版本前):旧版本的Hadoop曾使用此目录作为数据块存储,但与现代目录结构不兼容,主要是为了兼容性考虑,避免新版本系统因旧结构损坏。 6. **in_use.lock**:这是一个锁文件,用来标记目录已被DataNode占用,防止多个实例同时使用同一目录,确保数据一致性。 current目录是DataNode的核心,它既是目录又是文件集合,包含HDFS数据块文件(存储文件内容)以及用于维护数据块元数据的辅助文件。理解这些目录和类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Hadoop的数据存储和复制机制,尤其是在集群管理、故障恢复和性能优化方面。在继续分析NameNode启动时,这些知识点将为后续的代码剖析提供基础,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核心组件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