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详解及应用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189KB DOC 举报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旨在评估和推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图书馆发展的标准化工具。这个体系(简称评价指标)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的。它主要关注七个关键领域: 1. **体制与机构** (70分): 评估图书馆是否实行院(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责任制,馆长是否在学校的决策层有明确代表,并参与到学校的规划制定中。同时,考虑图书馆作为二级建制单位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 **工作人员** (100分): 考察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配置,包括馆长的领导角色、专业背景及在学术委员会中的参与度。 3. **经费、馆舍、设备** (175分): 评价图书馆的财务支持、硬件设施和更新情况,确保满足教学和研究需求。 4. **文献信息资源建立** (195分): 检查图书馆的藏书量、电子资源获取能力、馆藏更新速度和资源分类管理等。 5. **效劳** (270分): 考察图书馆提供的读者效劳质量和范围,包括阅读空间、咨询、技术支持等。 6. **管理** (115分): 评估图书馆的内部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 7. **学术成果与交流** (65分): 评价图书馆在学术研究、合作项目、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8. **特色与创新** (10分): 突出图书馆的独特性和创新实践,鼓励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这套体系采用分级评分法,总分为1000分,根据总得分划分为优秀(900-1000分)、良好(800-899分)、一般(700-799分)、合格(600-699分)四个等级,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改进。各省级行政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适当调整部分指标的权重,以适应“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立”的目标。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和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