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机制:回想与熟悉性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3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再认记忆双加工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的综述,由李岩松和周仁来撰写,发表于2008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主要探讨了再认记忆中的两种形式——回想和熟悉性,以及相关的脑区依赖,同时也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常用的研究方法。此研究受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资助,是认知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 正文: 再认记忆是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识别和确认之前经验过的信息。在过去的百年间,科学家们通过多种实验技术深入探究了记忆的复杂机制。其中,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模型是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理论框架。 该模型最初由Atkinson等人提出的条件搜索模型,认为再认记忆基于两个独立的处理阶段:熟悉性和回想。熟悉性是指对项目感觉“似曾相识”,而回想则涉及具体的细节回忆,如时间和地点等。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被学习过时,首先依赖的是熟悉性判断。如果熟悉性不足以确定,大脑会启动回想过程,进行更深度的记忆搜索。 熟悉性过程被认为与大脑皮层的广泛网络相关,尤其是与前额叶和颞叶的交互作用。这些区域可能参与了信息的快速检索,而无需对具体事件的详细回溯。另一方面,回想过程通常涉及海马体及其周边结构,这些脑区在编码和检索情景细节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论文还讨论了其他几种再认记忆模型,如Mandler的双重记忆模型和Baddeley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这些模型都试图解释回想和熟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心理和神经基础。Mandler的模型将再认记忆分为两类:基于语义信息的熟悉感和基于情境或细节的回想。Baddeley的理论则强调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互动。 研究方法方面,论文可能涵盖了包括内省报告、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PET扫描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实时监测大脑活动,从而揭示记忆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这篇2008年的论文为理解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提供了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的概述,有助于深化对记忆过程的科学理解,特别是对回想和熟悉性这两个关键成分的神经基础和相互关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