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聚类算法详解:层次聚类与质量评价

需积分: 49 0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2.06MB PPT 举报
凝聚聚类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算法,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组,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簇,从而实现数据的结构化和组织。其基本流程包括计算相似度矩阵、初始化每个数据点为一个簇,然后在循环中合并最接近的簇,并更新相似度矩阵,直到所有数据点归为单个簇为止。这个过程的关键操作是定义簇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度量。 聚类分析主要分为四种方法: 1. **基于分割的聚类**:如K-means,它通过迭代的方式将数据分成固定数量的簇,每一步都寻找最近的质心并重新分配数据点。 2.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前者类似于合并树,逐步聚合簇;后者则相反,逐层分解大的簇。 3. **基于密度的聚类**:如DBSCAN,它识别的是核心对象及其相连的高密度区域,而非固定的簇数。 4. **不确定性和模糊聚类**:考虑数据的模糊边界,如Fuzzy C-Means。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无需预先知道数据的类别,适用于多种场景,例如: - **理解数据**:发现文档集合、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模块,或者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性。 - **数据概括**:简化大规模数据集,以便后续的回归、PCA、分类或关联分析。 - **数据压缩**:在图像处理中,通过聚类减少数据维度。 - **搜索优化**:在局部范围内进行K-最近邻查询。 评估聚类质量时,理想的情况是簇内对象高度相似(高簇内相似性),而不同簇之间的对象差异明显(低簇间相似性)。然而,聚类质量不仅取决于选择的算法,还取决于实现细节和应用场景。常用的聚类质量度量包括: - **距离函数**:如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或余弦相似度,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度量。 - **轮廓系数**:衡量数据点与所属簇的紧密度与与其他簇的分离度。 - **Davies-Bouldin指数**:综合考虑簇内紧凑性和簇间分离度。 - **Calinski-Harabasz指数**:评估簇内的紧密度与簇间的分散度。 用户满意度通常被视为最终评判标准,因为聚类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能否满足实际问题的需求和分析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算法和参数设置,通过交叉验证或调整超参数来优化聚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