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协作通信研究:基于误码率的功率分配策略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499KB PDF 举报
"04016632_张鹏辉_基于误码率的中继协作通信中功率分配的研究1" 这篇论文是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鹏辉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所撰写的《协作通信与网络》课程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如何通过功率分配策略来优化系统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论文重点关注的是单中继协作系统,分析了两种常见的中继协议——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 AF)协议和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 DF)协议下的性能差异。 在AF协议中,中继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会被放大并直接转发到目的节点,但同时,信道中的噪声也会被放大,导致在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链路质量差的情况下,转发的信号可能被噪声淹没,从而严重影响目的节点的接收性能,提高误码率。 论文中对不同中继位置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发现,当中继节点位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中点时,系统误码率最低,表现出最佳性能。这是因为这种位置可以最大化利用中继节点的位置优势,平衡两端的信号传输质量。 此外,论文还重点关注了等功率分配(Equal Power Allocation, EPA)方案。在这种方案下,系统的所有节点都分配相同的发射功率,尽管这种方法简单,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是最优解。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对比,揭示了功率分配方式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论文还讨论了最优功率分配(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OPA)方案。OPA方案旨在根据各个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动态调整功率,以达到最小化系统误码率的目标。仿真结果显示,OPA方案确实能有效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从而提升通信质量。 关键词涵盖了协作通信、误码率、中继位置、等功率分配和最优功率分配,这些都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分析,论文为优化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