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本质安全指标权重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767KB PDF 举报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本质安全型矿井指标权重二 (2009年)" 本文探讨了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重要性,特别是在确定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作者通过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多方面因素,如环境、设备、人员和信息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方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首先,文章指出环境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是构成煤矿安全的主要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减少事故风险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至关重要。环境管理涵盖了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等子因素,旨在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设备管理则关注设备的可靠性、防爆性、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人员管理涉及到作业时间安排、违章行为管理、安全培训和人员分配,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信息管理则强调井上井下的信息畅通和监察系统的有效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问题。 接着,文章详细列举了各个层级的指标,形成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体系。这个层次结构清晰地展现了安全评价的各个方面,使得复杂的安全问题得以量化和具体化。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使得这些灰色信息得以“白色化”,即通过比较和分析,将难以量化的安全因素转化为可比较的数值,提高了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文章还强调,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需要对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超前预控,而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层次分析法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工具,使得安全评价工作更加系统、简洁且实用。 此外,该研究对于实际的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煤矿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策略,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本质安全型煤矿 总结起来,这篇论文阐述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和优化本质安全型煤矿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各种安全因素,提升了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推动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