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与一维雾模式结合的能见度集合预报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94KB PDF 举报
"滕华超, 杨军, 刘端阳, 郑炜. 基于WRF和一维雾模式的能见度集合预报的个例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1): 99-107." 这篇论文探讨了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气象模式与一维辐射雾模式PAFOG相结合进行能见度集合预报的方法。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包含30个成员的辐射雾集合预报系统,旨在改进对辐射雾现象的预测精度。他们选择了2007年12月13日至14日在南京的一次辐射雾事件作为研究案例。 在该研究中,WRF模式被用作提供扰动场的数据源,这些扰动场被输入到一维的PAFOG辐射雾模式中,以生成多个预报成员。通过对这次特定辐射雾事件的预报分析,研究发现这种结合预报方法在预测地表能见度和雾层垂直结构方面优于直接使用实际探空数据作为初始场的单一预报。这表明,通过集合预报,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预报准确性。 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模式启动时间对预报结果的重要性。由于辐射雾通常在夜间形成,并且模型需要时间达到稳定状态,因此选择在下午14:00启动一维模式进行预报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在这一启动时间下,集合预报成员与实际观测值的标准差平均值为0.516公里,而集合平均值的平均预报绝对误差为0.287公里。这些数值表明集合预报在减少误差和捕捉预报不确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论文的关键词包括辐射雾、数值模拟、集合预报和南京,表明其主要关注点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改进辐射雾的预报,特别是针对南京地区的应用。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号P421.1,这属于气象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文献标志码"A"表示这是一篇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对研究和实践都有指导意义。 这篇研究工作展示了如何通过集成WRF和PAFOG模式来提高辐射雾的预报质量,特别是在考虑初始条件不确定性时,集合预报方法的有效性。这对于提升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交通安全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