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Linux内核启动:地址、解压与参数

需积分: 1 7 下载量 1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532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讨论了Linux内核在启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启动地址的确定、解压缩过程以及内核参数问题。主要聚焦于Linux内核在ARM架构下的工作,通过分析vmlinux.lds链接脚本来揭示内核加载到内存的位置和初始化流程。" 在Linux内核启动过程中,启动地址的设定至关重要。对于ARM架构,这个地址是由`kernel/arch/arm/vmlinux.lds`文件定义的。在`Makefile`中,如果配置了CPU为32位(`CONFIG_CPU_32=y`),会设定`TEXTADDR`为0xC0008000,这个地址作为内核加载到内存的起始位置。`vmlinux.lds`文件中的`ENTRY(stext)`指令指定了内核执行的入口点。 `SECTIONS`块定义了内存布局,`.init`段包含了初始化代码和数据,如`.text.init`包含初始化函数的代码,`.data.init`包含初始化数据。`.setup.init`则包含了设置阶段的代码,如`__setup_start`和`__setup_end`标记了这部分的范围。`.initcall.init`则涉及初始化调用链,这部分包含了在系统启动时按特定顺序执行的函数。 内核启动后可能需要解压缩,尤其是在使用像`zimage`这样的压缩内核映像时。`zimage`是一个被gzip压缩的内核映像,当加载到内存后,CPU会执行一段解压代码,将内核解压缩到其实际运行的内存位置。 关于内核参数,这些参数通常通过命令行传递给内核,在启动过程中,它们被解析并用于配置内核行为。例如,`bootargs`是传递给内核的参数字符串,它可以在启动脚本或引导加载器中设置,包含如内存大小、根文件系统位置等信息。 在2.4.x版本的Linux内核中,初始化调用链`initcall`机制不同于2.6.x及以上版本,因此文档提到的某些细节可能不适用于较新的内核版本。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涉及复杂的内存布局、初始化代码执行和参数解析。理解这些细节对于调试内核、优化启动性能以及处理与内核相关的故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