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C语言程序设计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247KB PDF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认知结构教学策略的构建是一项针对该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研究。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如何通过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来优化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遇到的问题。C语言作为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与创造性并重的课程,其学习方法与中学阶段的传统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快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奥苏贝尔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被引用,强调认知结构是学生大脑中书本知识的内在化表现,它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以及对C语言语法规则、算法、程序设计方法等知识成分的系统性理解和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加工、抽象、概括和归纳,形成有层次、有规律的结构,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 认知结构的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然而,尽管国内关于计算机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但在构建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方面仍相对较少。作者呼吁,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并最终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更自如地运用C语言。 因此,本文的核心教学策略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C语言理论的同时,安排丰富的编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现实生活或项目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认知结构。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答,激发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4. **个性化教学**:考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支持。 5. **反思与评价**: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调整学习策略。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期望《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学科认知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为他们未来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