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协议详解:从物理层到适配层

需积分: 34 5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497K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权威的ATM(异步传输模式)协议的详细介绍,涵盖了ATM协议的三个主要层面:物理层、ATM层和ATM适配层(AAL)。" 在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协议中,它是一种被选择来支持宽带ISDN的传输模式。ATM的特点在于它将信息组织成固定长度的单元——信元,每个信元由53个字节组成。这种模式的异步性体现在,来自单个用户的信元出现并不一定具有周期性,即不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ATM技术融合了数据格式化、复用、传输和交换功能,特别适合于处理多种类型的信息流,如语音、数据和视频。 1. ATM协议参考模型: ATM协议参考模型分为三层:物理层、ATM层和ATM适配层。 2. 物理层: - 功能性: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信元,确保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 - 子层:可能包括物理介质依赖子层(PMD)和同步传输模块第1层(STM-1)等。 - 协议规格:定义了接口标准、传输速度、编码方式等。 3. ATM层: - 功能性:负责信元的交换、路由和流量控制。 - 子层:通常包括公共管理信息子层(CMIS)和网络服务子层(NSF)。 - 协议规格:定义了信元的结构、地址格式、交换规则等。 4. ATM适配层(AAL): - 功能性:AAL适应不同的用户信息需求,将各种业务的数据流转换成ATM信元。 - 子层:根据业务类型,AAL可以分为AAL1(面向连接的实时服务,如语音)、AAL2(高效带宽利用,适用于电话业务)、AAL3/4(面向连接的非实时服务,如文件传输)和AAL5(面向连接的可变比特率服务,用于数据通信)。 - 协议规格:定义了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封装和拆解规则。 为何选择小而固定的信元大小?这是因为信元大小的选择在数据传输应用和语音需求之间进行了妥协。对于数据传输,小信元允许更快的交换和更短的延迟,而对实时服务如语音,固定大小的信元有利于简化处理。此外,较小的信元也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带宽利用率。 ATM协议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机制,实现了高效、灵活且面向连接的服务,尤其适用于宽带ISDN环境下的多业务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