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讲义:调整增广权矢量规则详解

需积分: 20 1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53MB PPT 举报
"模式识别讲义,主要涵盖了调整增广权矢量的规则以及模式识别相关的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多个学科知识。讲义内容包括聚类分析、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统计判决、学习与错误率估计等多个章节,并强调了特征提取和选择的重要性。模式识别是一个确定样本类别的过程,涉及样本、模式、特征矢量和模式类的定义。此外,还介绍了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步骤。" 在模式识别中,调整增广权矢量是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分类的准确性。根据描述中的规则: 1. 如果当前的增广权矢量能够导致正确分类,则保持不变。 2. 如果存在特定条件使得分类结果不理想,规则会指导如何调整这些矢量,以优化分类性能。 3. 在所有可能的调整方案中,规则还考虑了多个条件组合,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找到最佳的分类边界。 4. 当尝试的增广权矢量数量未达到预设的最大值(N)时,会继续尝试下一个增广权矢量。若已尝试完所有可能的增广权矢量,会检查判别函数是否能使所有样本都得到正确分类。如果不能,系统会回溯并重新开始调整过程。 模式识别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持,如统计学用于建立概率模型,概率论提供了基础的随机事件处理方法,线性代数则在处理高维特征空间时扮演重要角色。形式语言、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知识也是模式识别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数据和模式时。 讲义内容详细讲述了从引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阶段,包括聚类分析用于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用于构建分类边界,统计判决则涉及概率和假设检验,学习和训练环节涉及到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与评估,最近邻方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分类方法。特征提取和选择则旨在减少冗余信息,提高识别效率。 在模式识别系统中,数据采集是首要任务,需要从客观世界中获取信息并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接着,特征提取和选择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关键特征以减少计算复杂性。预处理步骤是去除噪声,增强信号质量。最后,分类识别阶段,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特征矢量进行分类,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 模式识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学科的知识,通过调整增广权矢量和其他方法来优化分类性能,以实现对各种模式的有效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