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统计分析:Table与barplot应用解析
需积分: 47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86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统计与R语言的关系,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面。通过一个简单的R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R创建频数表(table)和柱状图(barplot),并讨论了统计软件的发展及其对数据分析的影响。
在R语言中,`table()`函数用于创建频数表,例如在给定的描述中,我们生成了一个随机泊松分布的数据集,并计算了每个数值的频数。`rpois()`函数用于生成泊松分布的随机数,其中`lambda`参数是期望值。`tN <- table(Ni <- rpois(100, lambda=5))`这行代码首先生成了100个期望值为5的泊松随机数,然后用`table()`计算它们的频数,结果是一个频率表。
接着,使用`barplot()`函数将这个频数表绘制成柱状图。`r <- barplot(tN, col='gray')`这一行代码创建了一个灰色柱状图,其中`tN`是数据,`col='gray'`指定了柱子的颜色。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统计与计算机的紧密关系,指出统计最初就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软件(如R)使得数据分析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简单的统计软件使用并不能替代深入的统计知识,因为理解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及正确解读结果都需要专业知识。
提到统计软件的问题,文章指出,尽管这些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直观的界面,但用户可能被大量输出结果淹没,而且不同软件的输出可能存在差异。这要求用户具备一定的统计背景,才能理解和判断输出结果的有效性。文章以SAS为例,展示了几个SAS语句产生的复杂输出,强调了理解统计软件输出的重要性。
R语言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允许用户轻松创建数据表和可视化图形。然而,理解和应用统计方法需要深入的统计知识,单纯依赖软件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学习和理解统计原理对于正确使用R或其他统计软件至关重要。
1620 浏览量
117 浏览量
311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26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4-12-01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14fd7a8e7eda49509778fb826742d8c7_weixin_42191359.jpg!1)
我的小可乐
- 粉丝: 26
最新资源
- Jabber与SOAP协议代理模型:实现与通信解决方案
- Jabber与SOAP协议代理模型实现与应用
- SOA服务生命周期:专业指南第三部分
- SOA参考架构解析:专业人员指南第二部分
- SOA专业指南:第一部分——揭示服务导向架构应用的核心原因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解析与学习
- Hibernate中文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Apache JMeter性能测试实战指南
- 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概览
- Ajax实战:革新Web设计,打造无缝体验
- 快速入门:使用JFC/Swing构建GUI
- 深入Linux编程:探索高级技术
- iBATIS开发指南:从入门到高级特性解析
- 广西思科认证培训中心:实战课程与实验指南
- 经典数据库系统学习指南:必读论文清单
- CISCO7609路由器配置指南:命令参考与12.1E版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