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组分掺锰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实现高效能量转移的白光发射

0 下载量 1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26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单组份发光掺杂锰的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Mn-doped halide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Mn-QDs)中的能量转移效率提升。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低吸收率和无相分离特性,被广泛视为白色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LEDs)中极具潜力的颜色转换材料。然而,实现单组份纯白色发射一直是挑战,因为要在理想的发射波长范围内,实现钙钛矿到锰(Mn)的有效能量传递效率通常是困难的。 研究团队由Heming Qin等人,来自中国东南大学先进光子学中心,他们于2019年8月20日接收并11月2日接受了这项研究。他们的工作着重于克服这个难题,通过将锰成功地掺入到CsPb(Cl/Br)3@CsPb(Cl/Br)3复合结构的主体材料中,制备出单组份的白色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这种创新的方法允许他们在保持单一成分的同时,实现了较高的能量转移效率,从而向着实现纯白光发射迈出了关键一步。 钙钛矿量子点作为光源,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尺寸可控性,这使得它们能有效地控制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掺杂锰后,不仅能够改变光谱分布,还可以增强荧光强度,这是通过在近紫外光激发下,钙钛矿材料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锰离子,进而辐射出白色的可见光。这一过程避免了多色混合可能带来的色域损失问题,有助于提高白色光的显色指数和色彩纯度。 作者们通过精细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调控,成功优化了钙钛矿到锰的能量转移机制,确保了在短波长区域(通常与蓝色光对应)的钙钛矿激发下,大部分能量能够有效地传递至Mn,从而产生接近自然白光的光谱。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提升单组份白色发光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的室内外照明、显示屏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径。 这篇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单组份白色发光材料策略,它有可能推动白色LED技术的发展,并对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优化钙钛矿量子点的结构和掺杂策略,未来的研究可以期待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更窄的色坐标范围,以及更加节能的白色光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