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与组网技术基础

需积分: 19 0 下载量 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4.26MB PPT 举报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且技术革新的历程,始于1964年美国问世的ENIAC,它是第一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元件,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端。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计算机(1948-1956年)由晶体管取代电子管,显著缩小了设备体积,并引入了磁芯存储器,催生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包括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和操作系统等,同时也推动了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如COBOL和FORTRAN,这使得编程变得更加便捷,催生了软件产业的兴起。 在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性能,使得它们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并引入了操作系统,实现了多任务处理。进入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2),小型机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机器配备了用户友好的软件包,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操作,特别是流行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序。 到了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现在),计算机进一步普及,小型化和易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1981年,这个阶段的一个关键节点,个人电脑市场开启,标志性的事件如IBM PC的发布,使得计算机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建设。 在课程《实用组网技术》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线制作、网络组建与应用、综合布线和故障排查。通过使用华为公司的3500系列三层交换机进行实验,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教材《计算机组网技术》虽然实用性强,但需留意其中的少许错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理解网络原理,还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硬件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从最初的大型主机到现在的个人设备,网络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历史演变和核心概念有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