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CMMI演进历程与应用解析

3 下载量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67KB PDF 举报
"CMM/CMMI的发展及应用" CMM/CMMI,即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和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评估和提升软件开发组织过程能力的重要工具。CMM起源于1980年代中期,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应美国联邦政府对软件承包商能力评估的需求而发展。1987年,SEI首次推出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包含了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方法。 CMM的核心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最初版本为1993年的SW-CMM 1.1版。此后,SEI陆续开发了针对不同领域的成熟度模型,如系统工程、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和集成产品开发等。然而,这些模型之间的不一致性和部分重叠促使SEI在2001年推出了CMMI 1.1版本,以整合最佳实践,实现跨领域的统一过程改进。CMMI模型包含了SW-CMM、EIA/IS731和IPD-CMM等源模型的元素。 CMMI模型分为多个级别,从1级(初始级)到5级(优化级),每个级别代表了不同的过程能力水平。一级表示过程不规范,而五级则表明组织已经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CMMI模型通过SCAMPI(Systematic CMM Improvement Process)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替代了原有的CMM模型使用的CBA-IPI方法。 CMMI的应用不仅限于软件开发,它在项目管理、质量保证、过程改进、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施CMMI,组织可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善客户满意度。在中国,CMMI也被广泛应用于软件能力和组织过程改进的标准制定与实施,帮助国内软件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CMM/CMMI的发展反映了软件工程领域对过程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不断深化理解,以及对跨领域协同工作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CMMI模型将继续演进,适应新的挑战和行业需求,成为全球软件开发和组织改进的重要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