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变化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致龋机制探讨

0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49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探讨了"pH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由皮根莉、刘天佳和杨锦波两位作者,以及姜颖合作完成,发表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研究项目中。他们选择了20株来自无龋患者和龋易感者的变形链球菌临床株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菌株的产酸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变链在不同初始pH值培养基下的乳酸脱氢酶(LDH)基因表达。研究发现,在初始pH为7.0且含有50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所有变链菌株的LDH基因表达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当培养基的pH值降低到5.5时,低产酸菌株的LDH基因表达明显高于高产酸菌株。这表明,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和耐酸生长特性与其生长环境紧密相关。在酸性环境下,变链通过上调LDH基因表达来适应并增强其在低pH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从而提升其致龋性。 乳酸脱氢酶在糖酵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这是变链产生酸性代谢产物的重要步骤。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乳酸脱氢酶在龋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研究指出,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的突变株致龋性减弱,这提示可能通过调控LDH活性来开发新的龋病防治策略。 此外,论文还提到了龋病的发生涉及到口腔微环境的多方面因素,包括pH、温度和氧气供应,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口腔细菌如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致病性。因此,这项研究不仅关注了LDH基因的表达变化,也揭示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细菌的生理功能,为深入理解龋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结来说,这篇首发论文通过实验证据,揭示了pH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这对于优化龋病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