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发展

需积分: 40 16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73MB PPT 举报
"PLD的基本结构-可编程器件课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是一种灵活的数字逻辑组件,允许设计者根据特定需求配置其内部逻辑。这种器件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了从概念到硬件实现的快速原型和设计迭代。 在PLD的基本结构中,主要包括与门阵列、或门阵列、乘积项和和项。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逻辑函数的基础。与门阵列由多个与门组成,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逻辑与操作;或门阵列则处理逻辑或操作。乘积项是多个与门输出的组合,而和项是多个或门输出的组合,它们一起决定了PLD的最终输出。 PLD可以有直接的输出,也可以通过反馈回路连接到输入,这使得它可以实现复杂的自定义逻辑功能。例如,通过反馈输入信号,设计者可以创建具有嵌入式记忆或状态保持功能的电路。高密度PLD(HDPLD)通常比低密度PLD(LDPLD)更复杂,结构差异显著,能够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并且集成度更高。 PLD的发展历程中包括了多种类型,如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PLA(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PAL(可编程阵列逻辑)、GAL(通用阵列逻辑)、EPLD(可擦除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其中,FPGA和CPLD属于高密度PLD,适合于实现大规模、复杂的逻辑设计。 在设计流程方面,基于PLD的设计通常分为设计输入、设计实现和器件编程三个步骤。设计输入阶段,可以通过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描述电路逻辑。设计实现涉及逻辑优化、映射、布局和布线,确保设计能够在PLD内高效运行。最后,器件编程将编译后的逻辑配置写入PLD,然后通过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验证设计是否符合预期。 PLD的优势在于其可编程性、灵活性和高可靠性,这使得它们成为电子系统设计中的理想选择。然而,它们的主要缺点是相对于固定功能的集成电路,小批量生产时成本较高,设计和制造周期也相对较长。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PLD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