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甲状腺癌恶性转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89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及其在恶性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重要课题。作者团队由夏玉娟、张晶晶等人组成,他们隶属于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其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理解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在恶性甲状腺肿瘤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稳定的转染了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人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株(HTFEC-ex19del),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如EGF处理下的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软琼脂克隆集落形成和失巢凋亡实验,来评估这些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数据指出,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甲状腺癌患者对一代EGFR抑制剂Icotinib有良好的治疗反应。通过对50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进行二代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约4%的病例存在EGFR突变。这强调了EGFR突变在甲状腺癌中的普遍性及其在治疗策略中的潜在价值。 RNA-seq分析揭示了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后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变化,如LAMC2、TRIB3基因上调,而CTSB、FASN等基因下调。这些基因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恶性转化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者认为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通过调节这些基因,促进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对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针对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靶向治疗策略的潜力,因为这种突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有效靶点。这篇首发论文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也为未来针对这种特定突变的个性化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深入了解和利用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有可能改善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