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从E-R图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需积分: 33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34MB PPT 举报
"数据库教程-逻辑结构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中,逻辑结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将概念设计的E-R图转化为实际数据库的数据模型,通常为关系模型。本教程详细介绍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点。 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实体型转换**:一个实体型在E-R图中被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直接映射为关系的属性,而实体的码,即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组合,成为关系的码或主键。 - **联系转换**: - **m:n联系**:这种类型的联系会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包含与联系相关的所有实体的码以及联系的任何附加属性。关系的码是由参与联系的各实体的码组合而成。 - **1:n联系**:这种联系有两种转换方式。一是将其作为独立的关系模式,包含n端实体的码和联系属性;另一种是将1:n联系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这样n端实体的码成为主键,而1端实体的码作为外键引用。 2. **数据库系统基础** - **数据库基本概念**: - **数据**:数据是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 - **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一组软件,用于帮助用户创建、操作和管理数据库,提供数据定义(DDL)、数据操纵(DML)和其他管理功能。 - **DBMS的功能**: -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结构。 - **数据操纵语言(DML)**:包括SELECT查询、UPDATE更新、INSERT插入和DELETE删除等操作。 - **管理功能**:确保数据库安全、通信和其他管理事务。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由应用程序直接管理,不共享,无数据独立性。 -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持久保存,但共享性差,冗余度高,数据独立性低。 - **数据库系统阶段**:引入了结构化的数据,提高了数据共享,降低了冗余,增强了数据独立性,并提供了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高级功能。 通过逻辑结构设计,我们可以创建高效、合理的关系数据库,满足应用需求并优化性能。理解这些概念和技术对于理解和构建有效的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在数据库系统阶段,DBMS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管理数据并确保其正确性和可用性,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安全地访问和操作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