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队列的C++实现:初始化、操作与读取

需积分: 13 1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43KB DOC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链队列,并提供了在Visual C++环境下完成链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以及读取队头元素的基本运算功能。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实验题目与需求分析: 实验任务是设计并实现一个链队列的数据结构,支持初始化、入队(添加元素到队尾)、出队(移除并返回队头元素)以及读取队头元素的操作。用户通过输入整数来操作队列,并在操作过程中显示结果。程序的目标是验证队列的正确性,例如在出队操作时检查队列是否为空,以及在读取队头元素后更新队列状态。 2. 概要设计: - 主函数 `main()`:负责程序的整体流程控制,调用其他函数进行队列操作。 - 链队列初始化函数 `qinit()`:创建一个新的链队列,分配内存空间,设置头指针 `front` 和尾指针 `rear`,并将它们都指向同一位置,同时将 `next` 指针设为 `NULL`。 - 链队列入队操作函数 `add()`: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动态分配新的节点,将数据存入新节点,然后将新节点连接到队列尾部。 - 链队列出队操作函数 `out()`:检查队列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删除队头节点并返回其数据,同时更新头指针。 - 链队列读头元素函数 `gethead()`:检查队列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返回队头元素的值,不改变队列状态。 3. 详细设计: - 结构体定义: - `Node` 结构体表示队列中的一个节点,包含整型数据 `data` 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next`。 - `Linkqueue` 结构体定义链队列,包含指向头节点和尾节点的指针 `front` 和 `rear`。 - 链队列初始化函数 `qinit()`:为链队列分配初始内存,确保 `front` 和 `rear` 指向同一个节点,以便队列为空时方便处理。 - 入队操作 `add()`:通过循环获取用户输入,直到用户输入特殊字符(如 *)表示结束输入。每次循环中,创建新节点,存储数据,将其添加到队尾,并更新尾指针。 - 出队操作 `out()`:首先判断队列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返回 `NULL`。非空情况下,删除队头节点,返回其数据,并更新头指针。 - 读取队头元素操作 `gethead()`:与出队操作类似,检查队列是否为空,非空则返回队头元素,不改变队列状态。 4. 测试数据与预期输出: 用户可以输入一组整数(如 35 12 17),程序将按照需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并显示操作结果,如 "入队成功,当前队列: 35 12 17"、"出队成功,返回值:35,当前队列: 12 17" 等。 总结,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C++实现链队列的四种基本操作,通过链式结构来管理队列元素,并在实际操作中展示了队列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理解并实现这些操作对于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特别是队列和链表的相关概念具有重要意义。